Search


要企業捐錢,得先想想「城市的未來」
文 / DIGITIMES 總經理暨電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要企業捐錢,得先想想「城市的未來」
文 / DIGITIMES 總經理暨電子時報社長黃欽勇


如果我是夠富裕的企業家,我也很樂意「冠名」具有城市代表意義的建築。只是,台北市政府的公共建築中,有這樣的建築供我們挑選嗎?

竣工於1960年的京都劇院,第一代的建築是日本國寶級建築師前川國男的作品,5年前,京都劇院重建,把前川大師的作品用玻璃帷幕覆蓋、保護,而新建的建物外觀,我們可以看到細膩的清水模,原先售票口旁的磚牆、蔦屋書局的木製地板,無一不是建築精品,這樣的作品,只要條件合適,取得冠名權的企業也與有榮焉!


多年前讀過一本書「城市的遠見」,書裡頭有作者與巴黎市長的對話。作者問:「巴黎的地磚為何厚達15公分?」


市長回答:「我們希望100年後,巴黎還是世界人的巴黎」;15公分厚的地磚不易翻覆、碎裂,這是巴黎人的堅持。當我們不願意為這個城市的百年大計付出心力時,我們怎麼會有值得贊助、冠名的好建築呢?台灣公共建築通常都是「公開招標」,側重成本,品質的要求是「通過檢驗」便可,我很害怕搞不好冠名幾年之後,最大的問題是冠名企業要忙於「維修」!


聽說柯市長不借錢,很會還錢,這是好事;但我也期待,柯市長知道怎麼花錢,每一筆錢都花在刀口上,讓每一個新的公共建築都能動人心弦!

#黃欽勇 #京都 #羅姆 #電子時報 #DIGITIMES


Tags:

About author
科技的發展一日千里,從80年代的PC、90年代的網際網路到21世紀的行動通訊,現在更走向萬物聯網的嶄新時代。科際整合、跨業融合已經不再是口號,而是迫在眉睫的環境動力。古人云:「兼聽齊明, 則天下歸之。」我們希望透過這個交流平台,讓大家能兼聽各種見解,進而觸發出引領嶄新的意涵,讓天下都歸為所用,共同開創出屬於我們的新時代。
名家論壇
View all posts